全国首个技术转移硕士项目运行两年成效如何? 焦点快播

2023-04-17 08:03:45 来源:百度新闻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于2015年生效实施以来,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迎来了繁荣发展的新局面。全国各地积极进行体制机制改革、落实奖励激励措施、开展技术要素市场化配置,在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上取得了较大成效。


(资料图)

但是,由于技术转移活动往往涉及技术、投资、管理、法律、财务等不同学科的知识背景,能够全程提供技术判断、发明披露、价值评估、概念验证、中试熟化等高层次技术转移转化服务的人员奇缺,加大力度开展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已经成为广泛共识。

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开始于非学历教育。2004年,上海启动技术经纪人人才培养活动,至今已有超过1万名人员取得了技术经纪人证书。2020年,科技部火炬中心发布《国家技术转移专业人员能力等级培训大纲》(试行),依托各地国家技术转移基地,构建非学历人才培养体系,进行非学历人才培养。

我国正式的技术转移学历教育起步较晚。2017年,国务院印发《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方案》,鼓励有条件的高校设立技术转移相关学科或专业。据此,部分高校开始逐步探索技术转移学历教育。例如,2019年,常州大学依托工程管理专业硕士设置技术转移专业方向;2020年,北京理工大学将技术转移方向纳入工商管理硕士(MBA)项目进行培养;2021年,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在金融硕士之下设立了技术转移专业方向;2021年,同济大学与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合作,从MBA或MPA方向硕士研究生中遴选人员,以实证教学方式开展技术转移专项培养。

2021年9月,上海交通大学以“工商管理(技术转移方向)”招收首批61名非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2022年7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发文,授权上海交通大学增列全国首个技术转移专业硕士学位点,标志着全国首个技术转移硕士项目正式启动。

上海交通大学以中银科技金融学院为平台,建立跨学科、产校联合培养机制。

两年内,上海交通大学共招收171名技术转移专业硕士研究生。学生平均年龄33岁、平均工作时间10年,18%具有硕士以上学历、72%拥有理工生农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背景,得到社会广泛认同。

面向技术转移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上海交通大学以中银科技金融学院为平台,建立跨学科、产校联合培养机制,利用学校各院系和研究机构的师资力量,打通理工、管理、金融、市场、法律等学科壁垒,构建交叉融合的课程体系。

与此同时,上海交通大学构建了技术战略规划和科创融资两大技术转移硕士人才培养方向,通过基础、专项、实践等六大课程模块和全周期终身学习模式,以培养具有开阔行业视野、敏锐市场嗅觉和综合投资决策及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为学员未来的职业生涯开拓奠定基础。

近年来,上海交通大学强化校企合作,引入专业化的技术转移服务机构,与风险投资等充分结合,探索“多元化师资+定制化课程+模块化场景”模式,利用校外引入的金融界高管、企业创始人、律所高级合伙人等专家资源,对技术转移转化人才进行培训和指导。在此基础上,上海交通大学在技术转移硕士课程教学上尝试模块化场景,设计包括融资、路演、上市等在内的模块化课程,通过案例场景实现专业教育实践,帮助学员近距离体验业内头部企业的管理模式。

不难发现,无论是学历教育还是非学历教育,技术转移人才培养都必须与学生实证化操作能力紧密结合,才能实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的目的。

一是构建实证化技术转移课程体系。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必须结合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技术披露、知识产权、培育孵化、创新创业等实践知识,“重实践,轻理论”是其基本特点。在构建技术转移课程体系过程中,技术转移人才培养要充分利用实证类专业人员的师资力量,打造具有实践基础的课程体系,而不能采用纯理论的灌输方式。

二是将实践训练融入人才培养过程。站在技术供给、需求、服务三个维度,高校、院所、企业、中介等机构均有不同的技术转移人才需求,因此需要从不同成果转化主体中遴选过往或现有实践案例,让学生进行真实的项目操作,在实证操作和任务推进基础上,获得实践经验和心得体会,完成培养任务。

三是通过多元化师资体系进行知识传导。利用技术导师、实务导师、产业导师等不同领域的师资力量,贯通不同技术方向的知识,要求学生读懂科技领域内的文献资料,从而在获取技术知识的基础上制定技术转移战略,设置技术转移路线图,进行“案例推进-经验总结-案例再推进”,从而逐渐掌握技术转移的知识、技巧和能力。

总体来说,在当前我国科技成果转化效果仍有改善空间的前提下,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技术转移人才培养,是适应我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形势的必然趋势和选择,将为有效推进技术要素市场化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在全面推进技术转移学历教育的基础上,持续完善非学历教育体系,越来越多的技术经理人将走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领域。而职业化和专业化的人才培养道路,将为解决“卡脖子”关键技术难题和走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提供人才资源。

(作者系上海交通大学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中心主任,原标题为《技术转移人才培养要更关注实证能力》)

关键词:

Copyright   2015-2022 热讯社团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005723号-6  联系邮箱:29 59 11 57 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