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头条:月薪2万只花250,90后小伙攒出一套房:存钱上瘾,人间清醒

2023-05-03 11:02:43 来源:精读君

精读君通识词典已上线2028/2000词条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今天是精读君陪伴你终身成长的第3487天

01

前不久看到个热搜:月薪1万的同事,一年存了11万。

这是怎么做到的呢?

在城中村找了一间自建房,租金每月500;其他开销就是通勤坐地铁,每天去超市夜场捡漏买低价菜;没有社交也没有娱乐,买一块30元的蛋糕都要内疚好几天……

有人在评论区给她粗略地算了一下:一年平均花1万,一个月834,房租500,交通+生活费300?一天总花销10块钱?

不少人表示,这样没有质量的生活完全失去了意义,一点也羡慕不来。

毕竟手里的钱再怎么攒,也买不起房,不如及时行乐,过得潇洒一些。

但,攒钱真的买不起房么?

有一个90后小伙,月入2万多,每月只花250,攒了一段时间就在杭州全款买了一套房。

这位小伙,是发帖人的朋友,单身,每月收入到手就接近2万,另外还有每月4000多的公积金及年金等。

帖主表示,原以为朋友这样的年纪和收入,应该生活得很潇洒,但他每月消费却不超过250:

早中2餐基本都在单位解决,几乎不点外卖,也不吃零食;穿的衣服全是工服,鞋子一年只有2双;不开汽车,平时都是一辆电瓶车上下班。

更让帖主意外的是,最近这位朋友全款买了一套萧山的商品房,父母虽然添了一点,但主要还是靠他自己的积蓄买的。

看过朋友的手机支付宝和微信钱包后,帖主既震惊又佩服。

发帖人表示,这样节省的土著青年着实不多见,至少自己做不到。

评论区同样很多人表示不解:放着大好的青春,过这么节省的生活值得吗?

02

在许多人眼里,极度克制欲望的储蓄大可不必,人生就是要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对自己尽可能地好。

所以,只要是自己喜欢的东西,他们一定要想尽办法满足自己。

别人都有的奢侈品包包总得买几个吧,网红景点要去打卡吧,逛街渴了也必须随手来一杯星巴克……

但这样的消费,月薪再高也无法存下钱。

一旦生活发生变故,就会被打得措手不及。

名嘴窦文涛,曾被评为“15年来中国最有价值的电视节目主持人”。

能力摆在这,收入一定不会差。

但从业20多年的窦文涛,也曾有过被钱难住的时刻。

早些时候,窦文涛比较清高,从不接商演,觉得商演有损形象。

甚至,他还会把那些钱称之为“丢人的钱”。

直到有一次,母亲中风住进ICU,每天要花五六千,账单哗哗如流水,积蓄瞬间被掏空。

窦文涛慌了,他开始懊悔自己之前花钱太任性,一分也没存下来,如今不得不找人借钱。

母亲的事如当头一棒,敲醒了他的金钱观。

后来,他开始频繁地接那些曾经看不上眼的活动,广告、商演、客串婚礼主持人……管它丢人不丢人,先把钱赚到了再说。

他知道:“能多点存款,就多几天母亲的命。”

大V柳影月也说过类似的故事。

有一天,她的闺蜜跟她哭诉:

“前段时间我妈跟我视频,把话题从左到右绕了好多圈,才小心翼翼地问我:你手上有没有钱?

我说没有,工资还没发。我妈就没再说什么了。

我今天才知道,前段时间家里出了事,急需钱,我妈找不到地方借钱了,最后没法了才想着来找我。

我妈从来没有求过我什么,好不容易厚着脸皮来找我,可我却让她失望了……”

存钱的充实感,是花钱所不能比的。存钱上瘾,才是真的人间清醒。

03

很多年轻人对存钱嗤之以鼻,他们最喜欢说的几句话就是:

钱不是省出来的,是挣出来的;越会花钱的人越有钱;储蓄是穷人思维,消费才是富人思维。

这种思维是怎么来的呢?

有人是这么算账的:

“现在月薪6000,省吃俭用花4000,一个月只能存下2000。但我如果一个月能挣20000,一个月就算花8000,那每月都能存下12000,所以钱不是省出来的,而是挣出来的。”

但你有没有发现,这中间其实忽略了一个关键:大部分人每月的薪资是固定的,并且无法在短时间内有质的飞跃。

换句话说,大多数人的薪资,不会突然从6000涨到2万,从1万涨到10万。

在这种情况下,越会花钱并不会越有钱,而是导致净资产的不断缩水。

什么是净资产?

《财富自由》一书中提到:

净资产就是你的资产负债表——资产减去负债后的净值。收入是你在一段时间内得到的钱,它必须是你的税后收入。定期收入必然影响你的净值,但是对真实财富没有绝对影响。

比如,一个人年收入是100万,但他同年花费了120万。那么这对财富(资产负债表)的影响就是负债20万。

也就是说,消费越多,净资产越少,当消费超过收入时,你不但没有了资产,还会产生负债。

只有控制消费,才能增加净资产。

如果你的工资有限,最好的理财方式就是存钱。

因此,对于大部分普通人而言,钱确实就是省出来的。

04

至于有人说,省钱的生活太压抑欲望。

这让我想起知乎上的一个话题:40岁后,你发现哪些钱根本不必花?

有个高赞回答说,自己40岁之后,还继续了买买买差不多5年之久。

直到45岁时,答主发生了一些事,这才一眼看穿消费主义,从此消费大幅降低,真正回归了简朴的生活。

她细数了许多不必要的花销:

婚礼及随之而来的仪式、酒席、戒指、婚纱照、蜜月旅行:和两个人过日子没有直接关系,只是在跟随某种社会约定俗成,把钱花在这上面,不如投到房子首付里去。车:只要入手一个性价比高的国产车就可以。旅游:如果不是旅游爱好者,刻意规划的旅行,不如在出差时顺带完成;否则,跟风出去旅游的,得到的多半不是内心的宁静,而是一身的疲累。护肤品:国产老牌的百雀羚、大宝就很好,完全不必追求死贵还不一定有效果的进口大牌。

答主表示,45岁之后,自己的消费断崖式下降,但生活质量并没有下降,存款还暴涨。

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因为不再被外界的影响带跑偏,内心获得了空前的宁静,答主也有了更多时间关注自身,从此早睡早起,每日健身,饮食清淡健康,精神气变好,人也更舒适了。

那些觉得“欲望不能被压抑,必须通过消费来满足”的人,其实是内心没有获得真正的平静。

买买买、追求讲究的生活方式、各种娱乐和社交,都是一种对生活的刺激。

“人之所以需要这些刺激,心理学上的说法是,内部存在bad feeling(不平静的状态),让人难以忍受。这些刺激可以分散注意力,让人感觉好受些。

Bad feeling持续存在,所以持续需要刺激去压制。不同的人偏好不同刺激,比如打游戏、刷短视频、工作、购物、美食、社交、旅游、极限运动……

但这些方法都治标不治本,只能压制一时。”

一旦获得内心的平静,自然就会避开所有的刺激。

至于生活简朴,只是附带的产品而已。

存钱上瘾的人,正是悟透了这个道理。

共勉。

关键词:

Copyright   2015-2022 热讯社团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005723号-6  联系邮箱:29 59 11 57 8@qq.com